● 资讯

郑州供应新机电直连式PLFK090-L2-40-S2-P2定制步进减速机

发布:2024/4/29 12:46:48

2-P2步进减速机
装上轴承盖,无C环的轴承只要将有盖的一面装在外侧即可一般不会进沙。在这里还要提醒,一般我洗好轴都会用厚一些的油脂在轴承盖的表面再涂薄薄的一层,这样虽然容易粘灰,但有这层灰也可以起到保护轴承不再进沙的效果,所以一般看见自己的轴承表面有脏的灰尘了,建议不要去擦洗,哪怕是用刷子,也会多多少少的擦进一些灰尘到轴承内。虽然还有很多清洗轴承的方法,比如用水沸煮轴承等,但不怎么建议,除非你的轴承用的钢的品质很好,不然比较容易氧化钢的表面。


在“选型”流程的初始界面,需要输入4个关键信息:
1)应用类型
选择“连续工作”或“循环运行”。任何在某一方向上运行四小时或更长时间而不停止或不改变速度的应用场合均可视为连续工作。所有其他应用场合,包括那些运行时间超过四个小时,但改变运转方向的可视为循环运行。
2)背隙要求
“超精密”级单级和双级减速机的背隙分别为3acr-min和5 arc-min。
“精度”级单级和双级减速机的背隙分别为5 acr-min和8arc-min。
“标准”级单级和双级减速机的背隙分别为8acr-min和10arc-min。
3)减速机类型或方向(直线型或直角型)
直角型减速机有三个独立选项:标准轴、双轴和空心轴。



关于减速机几个力矩指标定义:
关于力矩方面的定义,各厂家是 不一致的,不单是内容,条目也不一样,以上4个指标不同厂家之间有混用的情况
额定输出力矩T2N(nominal outputtorque, rated torque)
比较完整的定义是:指在温度30℃,KA=1,S1工作模式,以输出速度为100rpm运行,保证寿命在2万小时以上的输出力矩。(注意:某些厂家产品在S1工作模式下的寿命是1万小时)
这是应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参数,但不同厂家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速度是以输入转速来定义,大多数厂家不提及工作模式(S1还是S5?)我们只能在各家的选型过程去判断和对比。因为通常他们 会使用一些系数来修正。
紧急停止扭矩(Emergency stop torque )(T2Not) ----德国减速机通常这个指标
这个参数是指减速机输出端在遇到意外负载的情况下能承受的扭矩。超过该扭矩,减速机将被损坏。即使在这个扭矩下,时间不能持续太长时间(1-2秒),否则将影响减速机内部齿的性变形恢复。有些厂家给出了少于1000次的指标。
除了出现意外,这个力矩还会在一些正常的应用中出现,比如电推杆,在冲压的瞬间就需要这个力矩。注意:亚洲生产的减速机通常不提这个指标,某些厂家即便提及,其定义并不完全相同。
加速力矩T2B(max. acceleration torque)
用于加减速的力矩,这容易理解。注意该指标,各个厂家的测试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客户如果需要这个指标,需要认真分析,对照。
输出力矩(max. output torque)
这个指标,通常指的是加速力矩T2B。
目前还有给出额定输出力矩(rated torque),平均负荷(limit for averagetorque),启动停止时力矩(limit repeated peak torque),瞬时力矩(limit for momentary peak torque)
等指标的。当你仔细对比各行星齿轮箱厂家给出的数据时,因为依据的失效点不同,你会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A.依据齿面磨损失效来制定这个指标的。
B. 依据行星齿轮中的滚针轴承失效来制定这个指标的



用作自动控制装置中执行元件的微特电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其功能是将号转换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的意思。人们想把“伺服机构”当个得心应手的驯服工具,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而动作。在讯号来到之前,转子静止不动;讯号来到之后,转子立即转动;当讯号消失,转子能即时自行停转。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而得名。 伺服电动机可以把输入的电压信号变换成为电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在控制系统中常作为执行元件,所以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改变转轴的转速和转向。
伺服电动机分交、直流两类。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交流感应电动机相同。在定子上有两个相空间位移90°电角度的励磁绕组Wf和控制绕组WcoWf接一恒定交流电压,利用施加到Wc上的交流电压或相位的变化,达到控制电动机运行的目的。

+
SE060-L1-3-4-5-7-10-K- -P
SE090-L1-3-4-5-7- -5-7-10-K-H- 5-7-10-K-H-P 0-100-K-H-P< 7-10-K-H-P SH180-L1-3-4-5-7-10-K- -70-100-K-H-

网友评论:(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盛丰建材网。)

查看更多评论

资讯信息

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