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商水路面裂缝贴欢迎##

发布:2024/5/4 17:48:12

(路面裂缝贴)


商水路面裂缝贴欢迎##


一、贴缝带简介,路面裂缝贴缝带是以基质沥青为原料,以SBS、高分子橡塑改性材料,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SBS等高聚物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形成SBS共混材料,经科学工艺涂覆纤维织物或纤维毡胎体上,以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覆面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材料。该贴缝带厚度大约2mm左右,主要用来路面各种形态裂缝。使用时揭去隔离纸直接铺贴在路面裂缝上,不仅便起到密封、并防止路面裂缝扩散,而且可有效防止渗水对下面层结构和路基造成破坏,延缓路面使用寿命。二、贴缝带适用范围可广泛用于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停车场、运动场所、码头裂缝等领域。三、贴缝带技术指标及规格型号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企业相关标准要求,以及道路应用性能要求。根据路面裂缝宽度不同可选择3cm、4cm、5cm、8cm等不同规格。贴缝带优势:1、施工简便---一贴即牢。在路表面使用面层贴缝带只需清扫后即可铺设,省去了传统的灌缝料的切缝及加热设备。2、冬季大温差不裂;有效的防止了水侵入---有效封水,防止裂缝区域产生松散、崩边、崩缝、形成坑槽等现象。3、随意弯曲施工速度快--是灌缝的数倍。由于贴缝带可以随意弯曲操作极为方便,与传统的裂缝工艺相比大大提高了工效。使用进口设备平均每个工作日可灌缝约为500米,而采用贴缝带贴缝每一人可完成约800米左右。4、质量可靠-----美观耐用。使用乾通贴缝带在路面贴缝少可保持3-4年内不变形不脆裂,不被车轮带起。贴缝带采用两边薄中间厚的特点使其能充分挤压到裂缝中填充裂缝,保证了路面的平整,由于其柔软的性,高速行驶的车辆无跳车和噪音。5、安全-----。贴缝带主要由原生橡胶沥青聚合物构成,有纤维构成,不易燃、作用、无性气味,在搬运、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不需加热),是一种 的产品。6、成本低廉-----效益明显。贴缝带无需灌封设备和价格高昂的进口密封胶。贴缝带使用性能:为了减轻公路养护的财力和人力,为了提倡人性化养护,向您一种新型裂缝材料贴缝带(又称压缝带)。使用贴缝带路面裂缝,无须槽括缝,无须设备投入,可直接粘贴在裂缝表面,施工方便,简单快捷,掌握方法后,每人每天可1000延米左右裂缝。


另外从经济角度看,由于使用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粘贴道路裂缝相对于传统沥青加热灌注需要大、中型机械设备具有投资少、回报周期快、资金风险小等特点,越来越多有生意头脑,事精打细算的客户认识到,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进行道路养护施工才是更合理、更理性的选择。也有一些刚刚入行的90后年轻道路养护公司,在他们看来,购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进行道路养护工程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施工效果好,工程质量更有保障。相对来说,使用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经济性更明显。以上种种不难看出,未来使用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养护道路裂缝已成必然。与此同时众多客户也意识到,虽然我公司沥青路面贴缝带价格相比传统沥青价格要高一些。

商水路面裂缝贴欢迎##

贴缝带使用方法:1、施工步骤依次为:裂缝扫、撕膜粘贴、人工压实;2、保持裂缝表面清洁并干燥,施工前应存留在裂缝以及缝隙中的粒石,裂缝宽度或深度大于1cm时建议填充;3、撕膜时注意两侧附着裙边应一并去掉,施工过程中量避免用手等污染粘贴面;4、本产品粘度较大,施工中请勿人为破坏,自然粘贴以保证该产品优良的封缝性能。5、建议春末夏季期间施工,不建议秋末施工,避免跳车或被铲雪车铲掉;降雨前后24小时内不宜进行该施工活动;6、施工完毕可马上放交通,紧急行车道或路肩位置建议采用滚筒压实。铺设贴缝带无需设备扩缝,是无损伤的裂缝技术;简单快捷,随时随地,粘贴完毕,即可通车,即时防止裂缝对道路产生的破坏;可随裂缝走向随意拐弯,能 的沿着裂缝封缝,保证封缝质量;适应温差大的区域,在路面高温时,本产品不会被挤出和给车轮碾走而污染路面。贴缝带常规宽度有15公分、8公分、5公分、3公分,可根据缝宽及抗裂需要现场剪切或拼接,也可按要求。.
粘贴完毕后直接可以放交通,一个人一天可以粘贴1000米,是一款的道路养护材料。而且公司沥青贴缝带在业内一直以经济性强着称,使用公司沥青贴缝带来进行道路裂缝养护施工可以节省大量的机械设备购费用,且施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节省大量的人工费用降低道路养护投入成本。除此之外公司沥青贴缝带还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不管是高速公路路面修补、省市道路养护还是乡村道路养护,公司沥青贴缝带都能轻松进入,同时高质量的完成道路裂缝养护施工项目。如果您想拥有一款施工简单快速,施工效果好的道路养护材料完成更多道路养护施工的话,我想公司沥青贴缝带将会是您的正确选择,因为公司沥青贴缝带专门针对道路裂缝而生的材料。




新浦道路灌缝胶

网友评论:(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盛丰建材网。)

查看更多评论

资讯信息

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